2023年, 第4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3-10
  

  • 全选
    |
    璧府鸿光 文华茂实: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建馆110周年
  •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技术部
    图书馆论坛. 2023, 43(3):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粤港澳“人文湾区”
  • 方家忠
    图书馆论坛. 2023, 43(3): 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型发展是当代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乎能否顺利应对信息技术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更是公共图书馆中国式现代化要回答的时代命题。文章旨在通过研究广州图书馆的实践案例,探讨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可行模式,探索公共图书馆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文章对广州图书馆新馆开放10年来系统开展文化服务、拓展公共交流功能、强化阅读推广服务、推动功能平台化和知识服务、强化管理支撑和管理变革的实践历程进行梳理,对“第三空间”、社会交流与信息交流等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从创造交流价值、提升综合服务效能、促进传统服务、强化传播与阅读推广、展现平台价值等5个方面对转型发展的成效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广州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实践形成了一个可行模式:方向是文化服务及更广义的交流服务;主要的理论基础是“第三空间”或公共空间理论;路径是充分利用新馆建筑设计,实施自由、平等、开放、包容的服务政策,通过服务拓展,强化交流功能;服务模式是通过引入文化交流、公共交流活动,丰富服务内容,提升公众的图书馆意识,促进图书馆传统服务,提升综合服务效能,使图书馆日益成为城市的公共文化中心和城市窗口。文章从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强化科学与文化功能、持续寻求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守人文主义底色等方面对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未来和公共图书馆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 王雁行
    图书馆论坛. 2023, 43(3):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制度供给的丰富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生存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各馆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东莞图书馆的专业化探索成为其中的典型范例。文章从以专业为基、以服务为本、以创新为源、以特色为先、以交流为径5个方面,全面评述以东莞图书馆为研究样本的专业著作《图书馆专业发展之路》,以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新时代走好创新发展道路。
  • 理论研究
  • 嵇婷, 周纲, 张春景
    图书馆论坛. 2023, 43(3): 25-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国内外在开源图书馆平台和生态社区构建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云瀚是我国首个基于开放理念和开放社区运行的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它通过继承FOLIO的愿景和技术,探索符合我国需求的本土化智慧图书馆平台解决方案。文章通过对“新时代,新势力——2022世界开放图书馆联盟亚太会议暨中国云瀚社区年会”报告、案例与讨论内容进行归纳和综述,阐述图书馆开放和互联的背景,介绍FOLIO与云瀚的实践案例、实施进展、应用现状,归纳云瀚社区面临的挑战,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 宋凯, 冉从敬
    图书馆论坛. 2023, 43(3): 34-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专利技术丰富多元、价值巨大,但专利是否具备许可/转让价值、市场价格是多少成为企业与高校开展专利交易面临的关键问题。文章以“评估什么价值”为问题导向,构建高校专利价值评估模型。首先选取13个高校专利价值评估指标;接着采用熵权TOPSIS模型的人工识别和梯度提升树的机器识别相结合的方法,识别高校专利的许可/转让价值和失效风险;最后将高校专利综合价值度和专利诉讼判赔额度进行曲线拟合,形成专利价格预估计算公式,对高校存在许可/转让价值的专利进行市场价格预估。文章以特定高校为例,进行专利价值识别和价格预估,对评估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为提升校企专利交易效率提供了实践路径和方案参考。
  • 数字人文
  • 徐娟, 刘东华, 刘宇
    图书馆论坛. 2023, 43(3): 4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色彩作为承载中国传统思想观念、文化习俗、社会礼制的重要载体,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全面探析明清时期色彩的演变发展、思想流变及其文化内涵,对弘扬传统色彩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明清时期的4本典籍文本为语料,提出一种基于文本挖掘进行明清时期色彩知识探究的研究方法,通过实体标注、实体关系抽取、色彩演变分析、色彩与社会阶层关系探究,探索明清时期色彩的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其文化内涵。与传统方法相比,文章通过量化的方式更加清晰地展现了明清时期色彩的演变特征;通过分析文本内容,进一步发现明清时期色彩等级随着政治、经济、染色工艺的变化,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分析结果得到历史学、艺术学相关研究资料的佐证,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黄紫荆, 邱玉倩, 沈彤, 赵小萱, 陈刚
    图书馆论坛. 2023, 43(3): 54-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拉贝日记》是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包含丰富的情感层面内容,折射出拉贝的性格特质,被质疑记述具有主观偏向。文章基于BERT模型对《拉贝日记》进行分句情感极性识别,并通过时序统计、地图映射和史料对照,从整体视角探索南京大屠杀前后拉贝的情感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和对不同人物的情感倾向。研究表明:对日记全文的情感分析有助于完善拉贝在南京时期的人物形象,为既有研究提供佐证;日记全文情感曲线呈现持续下落趋势,且未体现明显的悲剧型情节编排,表明拉贝没有强化日军暴行的叙事意图;情感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南京形势变化契合,反映拉贝的情感书写受到外部时局的严重影响;而拉贝对日本大使馆成员客观多元的情感倾向表明拉贝对人物的态度主要受到其行为的影响,并没有明显的国族偏见。
  • 程结晶, 王璞钰
    图书馆论坛. 2023, 43(3): 64-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历史人物作为中华文明千年历史的承载者,其有关记载呈分散化、泛文学化态势,多散布于叙述、逸闻或人物志等古籍中,缺乏系统化的知识组织。为提高古籍知识资源的利用效率,文章以人物知识为数据主题,引入关联数据来重构历史文化知识资源组织体系,以便深度利用。文章以《汉书·艺文志》中西汉经学家群体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相关研究阐述;其次完成数据资源的数据分类、实体属性阐释、词表构建以及本体模型的确定;然后搭建相关知识关联的组织框架,并对知识组织框架中的源数据层、数据转换层、数据关联层、知识应用层进行阐释;最后提出该知识关联的实践价值。本研究可以重现史料中西汉经学家们的学术源流,促进西汉经学家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为其他古籍中人物史料的语义化组织提供可参考的研究渠道。
  • 张妍, 赵宇翔, 刘周颖
    图书馆论坛. 2023, 43(3): 75-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中产生的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为文化服务的普惠化和个性化奠定了基础。创意类开放数据竞赛是多主体参与的开放创新形式,目标在于价值共创。文章对现有的竞赛结构元素和设计选项进行补充,为数字人文领域创意类开放数据竞赛组织、设计和管理提供参考。文章以第六届上海图书馆开放数据竞赛为例,结合焦点小组访谈法和深度访谈法进行数据收集,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采用关键事件技术法分析主办方、开放数据提供方、参赛团队多主体经历的价值共创事件,进而识别影响竞赛价值共创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数字人文领域创意类开放数据竞赛价值共创的影响因素包括参与主体特征、协作形式、开放数据特征、协作平台属性和宏观环境。
  • 元宇宙探索
  • 彭国超, 吴思远
    图书馆论坛. 2023, 43(3): 86-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元宇宙是现实世界的孪生形态,如何在元宇宙视域下探索城市智慧治理是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时代命题。文章探讨城市智慧治理面临的困境;阐述元宇宙探索城市智慧治理的可能性,以及元宇宙赋能城市智慧治理的实现途径;从城市的规划与建设、管理与运营、应急演练、城市多元主体等方面预设元宇宙智慧城市治理的应用场景。
  • 付一阳, 袁一鸣, 郭一若, 郭亚军
    图书馆论坛. 2023, 43(3): 93-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景,结合元宇宙相关理念与技术可以实现教学支持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广泛调查与典型案例挖掘,文章分析元宇宙与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的契合度,总结元宇宙赋能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的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构建元宇宙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模式,提出高校图书馆相应发展策略。高校图书馆应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布局元宇宙高校图书馆联盟、构建去中心化教学资源库、定义多元教学场景属性、打造智慧学科服务、培养元宇宙图书馆人才等方面为元宇宙图书馆的到来进行准备。
  • 方家忠
    图书馆论坛. 2023, 43(3): 101-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型发展是当代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乎能否顺利应对信息技术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更是公共图书馆中国式现代化要回答的时代命题。文章旨在通过研究广州图书馆的实践案例,探讨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可行模式,探索公共图书馆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文章对广州图书馆新馆开放10年来系统开展文化服务、拓展公共交流功能、强化阅读推广服务、推动功能平台化和知识服务、强化管理支撑和管理变革的实践历程进行梳理,对“第三空间”、社会交流与信息交流等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从创造交流价值、提升综合服务效能、促进传统服务、强化传播与阅读推广、展现平台价值等5个方面对转型发展的成效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广州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实践形成了一个可行模式:方向是文化服务及更广义的交流服务;主要的理论基础是“第三空间”或公共空间理论;路径是充分利用新馆建筑设计,实施自由、平等、开放、包容的服务政策,通过服务拓展,强化交流功能;服务模式是通过引入文化交流、公共交流活动,丰富服务内容,提升公众的图书馆意识,促进图书馆传统服务,提升综合服务效能,使图书馆日益成为城市的公共文化中心和城市窗口。文章从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强化科学与文化功能、持续寻求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守人文主义底色等方面对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未来和公共图书馆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 信息行为
  • 王树义, 张庆薇
    图书馆论坛. 2023, 43(3): 109-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2年末OpenAI对话机器人模型ChatGPT的出现给科研工作者的外部环境造成了显著变化,如何敏感地抓住ChatGPT的特点创造竞争优势,成为科研工作者需要严肃思考和引发行动的问题。文章既讨论了ChatGPT带来的机遇,包括在编程、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效率提升与赋能;也探讨了ChatGPT带来的挑战,包括回答真实性、数据污染与隐私安全等问题,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 张钰浩, 郑光纯, 高家擎, 潘倩月, 闫慧
    图书馆论坛. 2023, 43(3): 119-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系统梳理2000-2020年图书情报学领域代表性期刊中关于信息行为的研究,以探究研究现状,发现研究问题,推进研究发展。研究发现:用户信息行为类型丰富,研究问题聚焦在行为影响因素及其机制,问卷调查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研究方法;理论种类多,以心理学为主,学科融合特点突出,但图情领域理论创新发展缓慢,需要引起重视;理论的选择与使用与行为特点有一定的相关性。
  • 张薇薇, 朱玲
    图书馆论坛. 2023, 43(3): 129-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医疗平台发布的付费健康知识是专业人员分享高质量知识经验、普通用户提升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产品描述是知识产品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影响用户知识付费行为。对健康知识产品描述的文本特征及其影响展开研究,有助于提高知识产品质量和购买量。文章以“好大夫在线”付费阅读产品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采集并筛选后的样本记录从知识产品描述的标题、引言、主题等多个维度进行文本特征提取、编码和测量,并基于统计分析探索其对用户购买量的影响和作用。研究发现:健康知识标题语气对购买量没有显著影响;引言文本可读性与购买量之间呈现“M型”关系,引言呈现方式对购买量有显著影响,通常复合型比单一型具有更高购买量;健康知识主题对购买量没有显著影响,但与引言呈现方式的交互效应显著,引言部分保持适度可读性更能吸引用户购买,可读性值过低或者过高都会降低购买量,病例叙事更能激发用户的付费意愿。
  • 李晶, 薛晨琦, 宋昊阳
    图书馆论坛. 2023, 43(3): 141-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机交互已经成为当今信息交互的主要场景,社会临场感被证明是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种用户心理体验,但已有文献缺乏对社会临场感的量化研究以及影响机理的揭示。弹幕短视频是一种最常见的人机交互应用,弹幕为创造社会临场感提供了载体。文章以B站的科普视频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工具收集视频弹幕共299,994条,采用数据挖掘及文本分析法,从情感、认知两个维度出发,计算每个视频的社会临场感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视频的社会临场感水平与用户视频使用行为的关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短视频的社会临场感水平与视频播放量、用户点赞量、用户投币量以及视频弹幕总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为拓展人机交互领域的社会临场感理论,以及基于用户视角促进科普类视频的分享与传播提供启示和参考。
  • 他山之石
  • 邱瑾, 黄茂汉
    图书馆论坛. 2023, 43(3): 151-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信息在灾害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讨灾害信息专员的培养模式,旨在以信息为视角培养危机应对人员,促进国家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灾害信息专员项目注重兼具信息情报分析与应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了专业协会认证、权威机构评估的标准化评估体系。文章调研其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总结出其具有学科交叉、实践性强、覆盖面广、多层次、互为补充的特点,提出推广证书教育、设计不同层次培养方案、构建联合培养模式、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