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4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5-03-10
  

  • 全选
    |
    “十五五”规划编制研究
  • 张岩, 洪光宗
    图书馆论坛. 2025, 45(3): 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十四五”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十五五”时期建议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深化公共图书馆各领域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效能,从公共图书馆战略地位、人财物一体化总分馆体系、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新型阅读空间体系、文献资源协同发展体系、智慧图书馆体系、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图书馆传播体系等战略方向重点谋划,推动优质资源直达基层。
  • 理论探索
  • 周鹏, 张佶, 姚伟
    图书馆论坛. 2025, 45(3): 13-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智化时代,数据的海量性与复杂性加速刺激着以知识服务为代表的非实物资产向计算化迈进,构建数智化时代的知识服务新模式对于挖掘数据潜在价值、提高知识服务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借鉴计算知识管理科学的相关研究,结合多模态数据的特征属性、知识外显化的计算技术、图形系统化的孪生架构,系统化计算知识服务的概念,构建计算知识服务模式并探讨其逻辑进路。融合数智化技术构建数据可计算、服务可获取的计算知识服务模式,是实现以“算力–算法–需求”为支持与指引,驱动“数据–知识–服务”动态转化的可行之策。计算知识服务模式需要从需求感知、计算智能、连接智能和感知智能四个层面进行系统化构建。发展智能知识服务计算、智能知识服务模拟和智能知识服务实验可以良好应对不同层面的问题。
  • 付国乐, 张志强
    图书馆论坛. 2025, 45(3): 23-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体系有利于中国科技期刊迈向世界一流。文章应用访谈法、统计分析法构建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体系,实证该体系结构影响关系、因果定位与权重,评价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的12种期刊。该体系含内容引领力、出版流程可信度、引用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经济影响力五个评价维度,政治引导、开放获取程度、国际引用影响因子、Altmetrics、国际化的市场行为等14个评价指标。基于国际影响力评价结果,提炼12种案例期刊在国际影响力层面要成为世界一流期刊所面临的挑战,根据国际影响力结构影响关系,提出出版解决策略。
  • 曲佳彬, 牛丽慧, 欧石燕
    图书馆论坛. 2025, 45(3): 3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有效利用论文中的科学知识,解决学术界面临的信息过载和知识贫瘠问题,文章综合利用语义网技术和深度学习方法,设计一套面向科学论文全文的知识表示和抽取方法。首先从句子和实体两个层面构建面向科学论文内容的“论证结构-实体关系”本体;然后采用SciBERT-BiLSTM-Attention模型识别科学论文中包含的论证元素,并使用基于规则的方法识别科学陈述中的“实体-关系”以及其语境;最后以“阿尔茨海默症”领域论文为样本数据,构建“论证结构-实体关系”关联数据集,并通过语义检索、论证结构可视化和论证关系网络来展示知识服务模式。实验结果显示,通过上述方法能够有效表示和抽取论文中的知识,将论文中分散的科学知识转化为语义化和结构化的知识网络,不仅有利于促进科学知识交流和传播,还有助于智能化知识服务的开展。
  • 柯永曶, 丁家友, 周涵潇
    图书馆论坛. 2025, 45(3): 47-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各领域期待以图博档为代表的传统社会数据资源保障机构能够提供更细粒度化的知识服务。数据基础设施作为利用数据要素的关键基础,正在逐渐进入图博档机构的知识组织与数据管理过程之中。文章从数据基础设施视角切入,利用文献研究、政策文本分析的方式梳理各类“基础设施”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解构融合基础设施的概念意涵与发展特征;结合现实条件,图博档三馆的发展理念与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不谋而合,政策环境与技术水平正在趋向成熟,数据基础设施逐渐嵌入图博档机构,并为其成为完整的融合基础设施奠定基础。为此,文章试图提出图博档机构在成为融合基础设施过程中的变革导向。
  • 实践创新
  • 周芹芳, 张蠡, 蒲青云, 黄体杨
    图书馆论坛. 2025, 45(3): 57-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个人存档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能否利用自身能力或技能去完成个人存档行为的一种主观判断。构建稳健的个人存档自我效能感量表,测度个人存档自我效能的主要维度、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能为提升个人存档效率提供参考。文章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以前期研究为基础,构建个人存档自我效能感量表(PASES);经过优化与修正的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个人存档自我效能感测评工具,因此使用该量表在昆明市对公众展开测评。研究表明:调查样本的个人存档自我效能感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呈现出女性的自我效能感显著强于男性,“31-40岁”群体的自我效能感最强且随年龄增加或降低逐渐减弱,学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有个人存档习惯、到档案馆查档用档经历、受过档案专业教育或培训者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无上述经历者等特点。提出通过开展公众档案素养教育、编制个人存档指引、研发个人存档工具和搭建个人存档交流平台等方式,提升公众个人存档能力的建议。
  • 孙劲松, 李月琳, 杨芳
    图书馆论坛. 2025, 45(3): 68-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揭示政务新媒体信息公开质量研究的现状、问题与不足,构建政务新媒体信息公开质量研究框架,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文章采用系统性综述的方法,经过对文献的多层筛选,将55篇中文论文纳入研究样本,从发表年份、研究对象、研究主题、研究内容及研究路径等方面对政务新媒体信息公开质量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研究存在缺乏对信息公开质量问题的持续关注、研究对象及内容缺乏多样性、研究路径单一、对评估工具构建的关注不足、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及理论创新等问题,基于此构建政务新媒体信息公开质量研究框架。后续研究应持续关注政务新媒体信息公开质量,提升研究对象多样性;丰富研究内容,基于新媒体特点分析问题;拓展研究路径,采用访谈、焦点小组等方法了解多元主体的认知与感受;重视评估工具的开发、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及理论创新等。
  • 关磊
    图书馆论坛. 2025, 45(3): 78-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评价体系是促进阅读推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文章基于理论回顾、文献调研、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由四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该指标体系评价广东省五所“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效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效能提升建议。
  • 文化传承
  • 刘佳臻, 弓越, 王晓光
    图书馆论坛. 2025, 45(3): 89-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智慧数据是破解当前文化遗产领域庞大的数据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困境的重要手段。文章探索文化遗产智慧数据价值如何在资源建设中逐步凝练,并在智慧服务应用中实现,从而激活文化遗产价值,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利用。选取国内外文化遗产数据资源建设与服务应用相关项目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文化遗产价值创生的逻辑与路径。首先,明确参与主体、数据资源、数据标准、支撑技术四个价值创生核心要素;其次,分析文化遗产智慧数据从数字化、数据化、智慧化到场景化的建设流程中,其价值激活、价值聚合、价值挖掘与价值释放的价值创生环节;最后,从资源建设、服务应用、价值表达三个方面对文化遗产智慧数据价值创生实现路径进行分析,促进文化遗产智慧数据提质增效。
  • 李佳斌, 魏庭新, 曲维光, 李斌, 冯敏萱, 王东波
    图书馆论坛. 2025, 45(3): 99-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古诗中典故、意象、专名等具有高语义复杂度的组块桎梏大众对古诗的语义理解。文章对古诗中的复杂语义组块进行梳理并分类;借助大语言模型的文本处理与信息抽取能力,对搜集到的各类词典知识进行整合处理,构建用于古诗笺注的知识库,并在古诗自动笺注和翻译任务中进行验证与应用。实验结果显示,构建的笺注知识库在古诗的五个关键组块笺注任务上,宏平均F1值达93.90%,优于现有的笺注方案。利用知识库再次预训练得到的古诗领域语言模型AnnoKB_GLM,在古诗机器翻译任务上的性能超越现有现代汉语通用大语言模型和古籍文本基座模型,验证了该笺注知识库的实用价值。
  • 岳文玉, 曹树金, 赵怡珑
    图书馆论坛. 2025, 45(3): 110-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通过语义技术将中共党史的知识进行组织、管理和应用,构建新的基于知识图谱的索引,提供对党史知识的查找定位功能,以提高知识检索效率。着手于党史知识图谱的应用研究,利用党史知识图谱优化检索语句的分词、同义转换和语义扩展等任务,从而为党史知识索引提供高效支持。通过分词实验分析和基于知识图谱的党史知识检索性能对比分析,验证了党史知识检索系统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借助知识图谱的结构化语义,突破了传统索引方式,实现了基于实体与关系的索引,能够为用户在信息检索过程中提供更多的知识相关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提升了党史文献和相关资源的利用效率。
  • 张旭, 崔璐
    图书馆论坛. 2025, 45(3): 120-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界定数字人文项目的核心内涵,识别数字人文项目的特征属性,探究数字人文项目的潜在价值,明晰数字人文项目的实践路径,对推进数字人文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分析近5年35项国际数字人文奖冠军项目,基于“特征识别-目标驱动-实践路径”顺向思维逻辑,回答数字人文项目“何为-何能-何以”等基础性问题。研究发现:数字人文项目具有可追溯性、可延展性、可参与性、可协同性、可持续性五大特点,相互之间始终保持良性协调共存;现实驱动、政策引导、技术赋能、服务升级、人员转型是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驱动力;未来可基于理念层、技术层、资源层、保障层4个层面进一步深化数字人文项目的实践方向与建设内容。
  • 信息行为
  • 谭春辉, 邹雅婷, 王仪雯, 王学东
    图书馆论坛. 2025, 45(3): 130-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先结合个人信息管理(PIM)中的“保存–管理–利用”环节,从“过度保存–无序管理–无效利用”三个负面效应推出“过度获取、整理困难、删除困难、再现困难”四个用户UGC数字囤积行为表现;再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21份样本数据,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综合逻辑推理与一手数据的编码,提炼构建社交媒体用户UGC数字囤积行为的形成机理模型。研究发现:用户的UGC数字囤积有平台囤积、本地囤积和第三方囤积等三种行为方式;其影响因素来自UGC信息特征、UGC平台、UGC平台用户、社会情境等四个方面;有形成期、成熟期和改良期等三个发展阶段;潜在后果除会让用户产生多维、复杂、矛盾的情绪外,还会引发用户对平台的消极使用甚至使用中辍行为,而在积极情绪作用下,用户也会自发进行“反数字囤积行为”。
  • 吴晨煜, 赵宇翔, 宋士杰, 李金昊
    图书馆论坛. 2025, 45(3): 141-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普互动视频创新了知识普及方式,为科学普及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分析视频交互特征对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于知识的吸收与转化至关重要。文章从内容与形式上的互动提出相关假设,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探究科普互动视频中具有交互特征的互动频次、选项开放性、叙事性、反馈评估对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设计“反事实”实验,通过匹配后的平均处理效应分析上述各处理变量与用户参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剔除视频原有特征造成的内生性问题,保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实证结果表明:互动频次与用户的评论与转发行为呈现显著的正相关,选项开放性与用户的弹幕、评论、收藏、转发、点赞行为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叙事性与六种用户参与行为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而反馈评估对于用户参与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 从业抒怀
  • 秦珂
    图书馆论坛. 2025, 45(3): 153-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